香蕉视频ios下载_年轻漂亮的女教师6在线观看_日本一级一级毛片短视频_新婚夫妻性生活片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涼山日報——德昌: 供港果蔬基地開啟農業升級之門

2018-09-19

一條灌溉溝渠,水樣檢測達到直接飲用標準,且一直處于動態檢測中,確保無污染;

 

一個果園,進出只能步行或乘坐電瓶觀光車,園區內甚至不能抽煙;

 

一種綠色的葡萄,終端市場每斤售價約為300多元,品質最佳的,甚至高達1萬元12串。

 

在德昌縣巴洞鎮前進村,一個看似普通的農業基地,卻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們對“田間地頭”的認知。看到農技專家像呵護寶貝一樣看管這里的土地、水和空氣,再聽一聽基地負責人給你算一筆畝產價值,瞬間就會對“寸土寸金”有了更直觀認識。

 

而事實上,這也正是德昌縣委縣政府引進該項目的目的之一。它如此生動告訴我們:環境是資源、觀念是財富、技術是價值、品質才能贏得未來!

 

 

 基地外觀樸實。盡量保持生態自然,減少對環境的人工影響,是有機農業項目的特色之一。

 

德昌縣巴洞鎮的供港果蔬基地雖然就建在通鄉公路邊,但并不醒目。

 

因為467畝的基地居然沒有一點“大場景”的鏡頭感。大棚薄膜覆蓋處,東一片西一塊,其間點綴著野花野草和樹木房屋,再加上彎曲的水泥生產便道,就和當地任何一處鄉村田園沒有區別。

 

“這也太原生態了吧?”

 

“對了,供港果蔬基地需要的環境就是原生態!”接話的,是剛從基地內打工出來的當地農民,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花園式綜合示范園區設計效果圖。

 

項目落地 優質生態是前提

 

基地內主產葡萄。9月的陽光下,沉甸甸的果實掛滿了枝頭,一顆顆翠綠喜人,任誰也意料不到,這果苗是今年3月底才栽下的,6月份就開始掛果,如今已快成熟,而且品質上好。 

 

不過,“當年栽當年見效益”只是這種高端農業的優勢之一,據基地農技專家介紹,基地農產品的最大優勢是安全健康和極高品質,最區別于傳統農業的則是苛刻的環境要求和嚴格的生產工藝。

 

即將成熟的高端水果——“香印青提”。

 

環境有多好?前進村村主任陳興富指著葡萄架旁邊的排水溝說:“這可都是山泉水,每個月都要抽樣檢測,全部達到直接飲用標準!”

 

原來,這個供港果蔬基地是兩岸三地首家有機農業基地,主要面向港澳及國內高端市場。按照供港澳標準、香港信譽農場標準和香港有機認證中心標準,優質生態環境是項目選址的先決條件。2017年10月底,一個由新西蘭、臺灣、香港、澳大利亞等地有機農業專家組成的考察隊來到這里,對照有機農業選址標準,再三檢測了巴洞鎮前進村的空氣、水和土壤的安全標準,結果顯示,這三大要素都完全符合要求。

 

這讓前進村的村民們有點意外:長期以來,當地都只發展有水稻、桑葚等傳統種植農業,鄉親們普遍收入并不高,曾一度很羨慕那些產礦和建有工廠的地方。沒想到,到了如今,這遠離鋼筋水泥的自然村莊,居然因為環境天然而成了“寶地”,讓那些來自“大地方”的專家豎著大拇指一個勁夸贊。

 

投入生產 有機農業把關嚴

 

意外很快變成了驚喜。幾天后,項目真的落地在此了,縣、鎮、村三級領導組成征地工作組,快速啟動了征地工作。400多畝地,涉及218戶農民,征地工作卻只用了短短一周。隨后,德昌正式拉開了發展有機農業的序幕:

 

——不惜投入修復土地。

 

陳興富清楚地記得,11月15日,又有一組專家來到這里,開始對土地進行修復。“據說是要補充什么元素,每畝地投入了近6000元進去。地都寶貝成這樣,種出來的東西肯定稀罕得很!”

 

——嚴格制定勞動規范。

 

與此同時,大棚和排水設施建設也快速推進,很快,基地的基礎設施工程就完成了,項目方購置回幾輛電動觀光車,正式宣布汽車不能開進園區,只能步行或乘坐這些觀光車。同時宣布的還有很多規定,比如不能在園區內抽煙,不能喧嘩,不能亂丟垃圾等等。

 

按照約定,基地用工將優先聘請征地農民及巴洞鎮的村民。因此,當地村民都是以一種準員工的心態來看到基地的發展,對于工作紀律,當然必須了解并遵守。大伙兒紛紛議論:“種了一輩子地,第一次聽說這么嚴格的勞動紀律。不丟垃圾還能理解,人家講衛生嘛,但這煙也不能抽,話也不能喊,難道種的東西非常嬌氣,熏不得也吵不得?”

 

——系統開展崗前培訓。

 

可不就是熏不得、吵不得!很快,第一批被基地聘用的農民開始接受崗前培訓,在中外農技專家的系統授課下,終于對“有機農業”有了初步認識。剛開始還有些不以為然的農民們很快就被專家們講述的內容和用視頻展示的現代農業深深吸引了——原來,真正營養健康美味的農產品,都是在生態優質的環境下生長出來的;原來,不用農藥不施化肥,也可以生產出那么好的農產品;原來,真正完全無污染的優質健康食材,可以賣出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價錢!

 

——生產流程科學嚴謹。

 

2018年3月,基地正式開始栽種葡萄苗。村民王剛作為首批被聘用的工人,以每天收入100元的薪金方式,開始了他的現代農業打工之旅。

 

“之前上了那么久的理論課,對這里要求的嚴格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真正干起來才發現,我們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據王剛介紹,他和村里大多數農民一樣,也經歷過烤煙種植的規范化培訓,而且作為一直在土里刨生活的人來說,種個什么水果蔬菜,實在是太輕車熟路了。結果真到了葡萄苗下地那天,基地負責人卻如同對待一群從未干過農活的人一樣,喊了五位專家來到現場,每人每組帶10名員工,手把手地傳授栽種的方法,并反復示范反復檢驗,直到所有人都能夠一個環節不差地完成整個操作程序,才又開始教第二組的人。

 

教完了栽種技巧和規范,專家們又開始仔細驗看王剛等農民工的勞動成果,一旦發現某位員工操作不當,便立即喊停重新示范講解,直到這位員工改正過來并確認其操作完全達標才繼續工作。

 

“說實話,我從沒見過要求這么嚴格的農活,每一步都不能錯。但是我們累,那些農技專家更累。因為我們最多時有300人在基地打工,專家們每天都要不停講不停示范,嗓子都說啞了。”

 

本來,面對如此嚴格甚至苛刻的工作要求,當地農民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不過,隨著交往的加深,王剛等人對這些專家是越來越佩服,最后甚至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原來,休息的時候,一些農民找到專家,請教農業種植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專家每次都會一針見血地找準癥結,快速給出解決方案。有些時候大家一起走在田間地頭,專家們隨手指著一種農作物,就會根據其顏色、形狀等狀態,說出存在的問題,然后告訴大家怎么解決,怎么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等。大家從懷疑到震驚到信任再到佩服,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了“現代農業”的“科技魅力”。

 

 

 

基地內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確保生態環境無污染。

 

“基地從來不用除草劑、農藥和化肥。地里長出的雜草,全靠人工拔除,附近常常可以看到青蛙等小動物,可見這里生態特別好。農技專家每天都會到大棚里查看葡萄的生長情況,做好記錄,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管理方案,就像照顧孩子一樣。”

 

 當小小的葡萄串掛滿枝頭時,在人工疏果環節,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又一次發生了“沖突”。

 

 據基地負責人介紹,按照有機農業和高端農業的生產要求,為了確保每一顆葡萄都大小均勻、果肉飽滿,對于“疏果”有著嚴格的要求,需要疏掉的果子數量也遠遠大于傳統農業。但是,被聘請來疏果的當地農民盡管已經接受了培訓并掌握了技能,在實際操作卻很多都不達標。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實在對長勢那么好的果子下不了手:“我們想著,這些果子長得那么好,疏掉太可惜,不如就留著,還能多收獲些。”

 

 面對鄉親們樸實的“好意”,農技專家哭笑不得,只得耐下心來講道理,知道大家終于明白“有機農業”對“安全健康、外形色澤、氣味口感、營養成分”等條件的全方位高標準要求后,才終于完全接受了這種“不求多、但求精”的生產工藝。

 

喜迎豐收 德昌農民開眼界

 

時間到了9月中旬,經過6個多月的精心呵護,德昌供港果蔬基地第一批葡萄大多已經套袋,很快就要成熟了。

 

看著沉甸甸的果實,巴洞鎮前進村的農民們都忍不住開始算賬了——投入那么大,種得那么辛苦,這葡萄到底能賣多少錢一斤。

 

“果園收購價每斤最低也會在60元以上。在終端市場的售價,香港那邊現在大約是每斤360多元。”基地負責人很有耐心地介紹有機葡萄的價格,并且順便給大家上了一堂關于“土地價值”的課。

 

以基地所占土地為例,過去這里主產水稻,收成最好的時候,每畝利潤也就幾百元。如果種植普通的大棚蔬菜,管理得較好而且市場行情也好的話,估計會有兩三千元。但如今發展有機農業,首季葡萄就能獲利幾萬元,如果品質達到最高,例如果肉內出現糖分結晶,最高甚至可達70萬元。

 

這筆賬可讓德昌縣的當地農民震驚不已——都說金土地金土地,這也要看土地是用來做什么。發展有機農業,確實可以讓土地變金子。而且,還能保持環境、給消費者帶去健康和美味,真是既為子孫后代謀福,又利己利人的大好事!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僅巴洞鎮前進村周邊的農民紛紛前來參觀,其它較遠的鄉鎮也有許多農民慕名而來,更有人找到村里的干部,詢問能不能引薦他們進入基地打工學習。真是說一千道一萬,也不如真真實實見上一見。一時間,“供港果蔬基地”成為德昌縣的熱門話題。

 

 

為了減少對基地空氣的污染,園區內禁止汽車出入,只能步行或乘坐電動觀光車。

 

黨政之為 農業升級已開篇

 

不到一年時間,德昌縣供港果蔬基地的“經濟”和“示范引領”雙重效益已經顯現。再回過頭來看當初縣委縣政府為引進該項目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企業在選址和發展定位上做出的決定,有慶幸、有自豪、更有啟示。

 

德昌縣農牧局局長虎可且表示,在經歷了規模化發展烤煙所帶來的農業生產技術普遍提升之后,德昌縣的種植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如何帶動農業發展再上臺階,構建一個全產業鏈、純綠色化、多功能、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發展模式”一直是縣委縣政府著力解決的新命題。但是,該縣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個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大改革,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科技投入,在“精準扶貧”是發展第一要務的當前,僅靠自身力量顯然嚴重不足。于是,德昌縣決定尋找合作伙伴,以招大引強的方式尋找強援。

 

而這樣的思路恰好與四川禹泰德集團公司在攀西地區的戰略布局不謀而合。實際上,該企業已經在德昌縣投資興建了一個旅游度假酒店,一直希望能在攀西地區得到長足發展。“有機農業”是企業主營項目“現代農業”中的第一項,因為對發展環境有著很高要求,因此企業將選址目標放在了自然生態良好的四川涼山地區和貴州省。

 

據企業項目公司副總經理李婷婷介紹,經過多方比選之后,負責選址的專家組在德昌縣和貴州省的某地之間猶豫了。就在他們已經買好了再次飛往貴州的機票后,一直關注此項目的德昌縣主要領導親自致電企業負責人,真誠表達了合作意愿和考察邀請。于是,選址組臨時改簽機票來到德昌,并被德昌縣優的優質生態及合作誠意所打動,很快做出了在巴洞鎮投資實施項目一期工程的決定。

 

“應該說,德昌縣委縣政府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和以此助推精準扶貧方面,是已經做了大量考察論證和科學布局的,與我們企業的發展理念基本一致。雙方在項目合作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在明確了一些操作層面的細節后,立刻就簽約著手實施。”李婷婷在談到該“有機農業”項目為何會選址德昌時,對縣委、縣政府在履行協議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務實作風和工作效率大為稱贊。

 

“無論是前期提供各種資料以及配合我們完善手續,還是項目確定后進行征地拆遷、提供政策支持等等,德昌縣的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都表現出了令人敬佩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效率。比如我們從考察選址到項目落地,只用了一周,整個征地拆遷工作,也只用了一周。這令我們一些外國專家都大為贊賞,當然更令我們企業感動。”

 

對此,縣農牧局虎可且局長則認為完全是職責所在、不容懈怠。“有機農業項目在德昌實施,對于我們實現農業生產技術的再次轉型升級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最好的助推器。通過供港果蔬基地建設,以種植基地為核心區,必定能夠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積極參與高端農業生產,吸收先進理念和技術,為德昌農業提檔升級提供智力支持。這是大好事,我們肯定得全力以赴配合支持。”

 

據悉,項目投資方目前對于德昌縣的有機農業發展非常滿意,因為農技專家已經在基地即將成熟采摘的果實中,發現了有糖心結晶的“極品香印青提”。這讓整個項目參與者都倍感振奮,也促使企業做出了加大投入、擴大規模的發展決定。

 

目前,企業正在快速推進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的實施。第二期占地265畝的阿月鎮精品蔬菜基地已完成土地修復,正在實施建設基礎設施;第三期占地約1500畝的波森藍莓種植基地正在選址。此外,企業還在德昌縣高速公路出口處打造一個80畝的集倉儲、加工、交易、展示、研發、體驗和管理為一體的花園式綜合示范園區,而這一舉措,更是有效將果蔬產業園、果蔬示范種植基地和文旅康養產業結合起來,有望通過供港農產品交易和產業優勢,為德昌的旅游提供采購和體驗的特色項目,打造一張新的德昌名片。

 

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前景,德昌“供港果蔬基地”項目無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農業轉型升級的大門。我們期待,透過這扇門,能有更多的涼山農民在“農博引領、農科示范、農服孵化、文旅融合創新”的發展示范中受到啟迪,從而開創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圖 余洋 涼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敏

Copyright? 2018 四川省禹泰德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蜀ICP備14003681號-1
成都網站建設:今網科技